专家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李国平:“京津冀一体化”正处在“拐点”阶段

李国平:“京津冀一体化”正处在“拐点”阶段

发表时间:2016-05-24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主持人]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谈了很多年,那么京津冀三方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李国平]京津冀三方肯定要形成一个有共同投入、产出和收益的共同体。如果运行机制不能保证这个共同体正常运行,区域合作的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

  

  首先,京津冀发展阶段不同,三者之间差异非常大。北京市的发展程度比较高,对高端优质要素资源的需求和凝聚力都比较高;河北在此区域中发展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工业化和城市化还远没有完成,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想方设法提速发展经济是其最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每个区域发展的要求和目标都不一样,在合作中就容易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而出现问题。

  

  其次,京津冀区域面积比较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受行政区划的限制,首先要考虑如何使本行政区域内利益最大化。这样的话,肯定要处理城市核心和边缘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北京是核心,外围的河北构成边缘。核心和边缘的关系,从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讲,初期阶段是向心集聚阶段,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不高,还没有一个区域真正达到高度发达而转向向外扩散的阶段。所以各地区都向心集聚,外部的各种要素资源(人才、资本、技术等)都向中心集聚,核心就变成发展的中心。京津冀区域到今天还基本处于向心集聚的阶段。在向心聚集发展阶段,区域间的关系是“大树底下不长草”,而不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不久的将来,也许是未来3~5年,该区域就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北京虽然还存在向心集聚力,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向外扩散的力量。也就是说,到一定的阶段,北京和区域的发展就会出现一种动态的平衡。向心集聚阶段完成以后,它就开始更多的对外扩散。实际上北京市内部也存在这样的状况。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基本建设资金中投入郊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城区,意味着发展重心在向外转移。在“十二五”期间,这种趋势在进一步强化,同时也已经有许多超过北京市行政区域的现象。

  

  当前我们可以说正处在逐步过渡到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的“拐点”。北京和河北已经开始意识到进行区域合作对大家都有利。比如,北京在完善内部产业链的时候需要河北的支持;北京未来的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稀缺的土地资源等方面也要得到周边地区的支持。在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还未完全跟上的情况下,北京会考虑靠周边地区比较低廉的生产要素来维持其经济运转。现在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以企业发展为主的北京城区向外围的扩散将成为一种潮流。所以,区域合作要强调适应这种规律,如果一个区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即城市核心还处于向心集聚的状态的话,外围地区也很难接收到核心部分的辐射作用。

  

  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呈现多样性。就河北而言,生产要素成本比较低,这种优势会在今后一段时间显现出来。从近几年经济发展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东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相反,这些大城市周围的省市,像河北的经济增长速度则比较快。天津作为原来三大直辖市之一,但相对于北京和上海而言,它的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天津处于沿海,滩涂和盐碱地等土地资源比较多,大多可用于工业开发建设,工业用地能得到满足,因此,近几年来天津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天津的快速经济增长也是主要靠主生产要素增量来实现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若天津的增长方式不改变,当固有的发展空间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时,天津也会进入增速趋缓的状态。

  

  实现企业主导的一体化来消除壁垒

  

  [主持人]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不存在壁垒?

  

  [李国平]京津冀之间肯定存在壁垒,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下,行政力量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一个企业在区域内转移,当地政府一般不会过多干预;若是跨区域转移,这涉及到地方的经济指标、政府税收等,很难说地方政府不进行一定干预。这种情况主要是源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考虑。任何地方首脑都不希望本区域内的好的企业转移到区外,而是希望更多的企业在自己的行政区内转移。只要有行政区存在,就难免出现一定的壁垒。

  

  从要素市场的角度来看,近些年产品市场间的这种壁垒在逐渐的消失。政策层面的壁垒继续存在,中国不仅各行政区间存在这种差异,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实际上也存在同样的壁垒。

  

  就京津冀一体化而言,实现首都优势资源在区域内的一体化尤为受到关注。这不仅需要从北京方面找原因,也应该从周边地区的河北来寻找原因,更重要的还要从市场本身找原因。北京的科技成果为什么没有到河北转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科研成果是直接面向全国或全球市场的,而不需要在周边转化;还有可能是河北本身的承接能力出现了问题,不排除区域间落差过大造成河北方无法接纳转移。企业(包括研发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企业能否选择某个区域,就要看这个区域本身能不能为企业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某项科研成果特别是企业研发成果的落地,一方面要看区域是否有承接能力,另一方面要看地方政府有无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如果在河北,既有优惠政策,又有承接能力,这样就能够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那肯定能接纳更多的产业落地。

  

  我们希望京津冀之间能够实现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准入和资格认定标准的统一,以促进京津冀之间产业合作及其一体化。克服行政区壁垒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基于市场化的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分工。比如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主要源自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大型外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布局过程中,基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其不同部门分别布局在不同的省市,从而强化了区域一体化格局。例如,企业的总部和研发部门放在经济和科技发达的上海市,生产部门放在土地等要素成本相对比较低廉的苏南地区,企业内部的紧密关系促成了地区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主持人]壁垒该如何破除?

  

  [李国平]消除壁垒主要要靠市场力量,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改变一体化进程中行政方面的壁垒,首先要通过行政力量实现规划的一体化,现在每个区域都在规划自身,像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沿海地区,它们都在做各自的事情,而关于京津冀一体化方面的规划却迟迟没有出台。京津冀地区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划,否则就不可能把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体现出来。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出台,这将对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有促进作用,也能很大程度上消除区域壁垒。第二,就是促进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现在京津冀之间交通的联系在逐渐变好。如果继续完善京津冀之间的交通,随着在保定、承德、张家口、廊坊等地开通高铁,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将大大缩短,这样会吸引更多北京等发达地区的企业将产业制造或者研发部门转移到周边地区,如此一来,区域之间的壁垒自然而然就会减少。

  

  企业将其不同价值链增值环节或部门放在不同区域,将会使各区域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具有依赖性。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会形成生产、消费等的一体化,这样大家也就绑到一起,渐渐的区域间之间的壁垒就会消失。如此一来行政区划间的差别就微乎其微了。

  

  京津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主持人]京津冀确实有合作的意愿,但各自需求不是十分契合。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李国平]京津冀发展阶段不同,有一个好处就是发展要素价格不同。这样的话,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河北和北京之间,发展阶段不同,这样导致两者之间的要素成本差距也比较大,河北的一般生产要素会比较便宜。这样比较容易建立起互补性的产业分工。而北京和天津则主要是功能性分工。互补性分工强调发展阶段不同,两者分别生产低级和高级的产品进行交换,在产业价值链上形成一种互补。 河北在研究开发上不具备优势,而北京的一般生产要素不具备优势,这就形成了河北和北京的互补性。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主要就是实现了和欧美日等国的互补性分工。我们成为了制造业大国,物质和经济有了一定积累后,我们就有能力在产业价值链的更高层面和欧美日等进行竞争和新的分工。

  

  一个企业有可能遇到好的机遇后一口吃个胖子(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一个区域想吃个胖子就很难的,它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所以北京和河北要建立互补性合作。北京认为郊区还没有开发到最大程度,所以什么都不想放手,现在来看,不放不行。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北京就一定要做高端,但是低端产品也不能短时间内全部转移出去,要有个过程。天津近年来发展速度相当快,科技研发也有很大进展。天津的制造业也在向高端发展。天津的发展水平可能以后会慢慢赶上北京。由于北京和天津的要素禀赋逐渐趋于一致,因此两市之间更多的是功能性互补,京津之间要从功能上寻找更多合作的途径。

  

  在2004年我曾经提出过,北京是知识型区域,天津是加工型区域,河北是资源型区域。北京以服务业为主,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天津要着重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当然,由于天津也是一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也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各区域都是不断升级,都在往高处走。

  

  河北需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主持人]京津冀一体化提出来后,河北非常积极地融入一体化中。您认为河北要在以后发展中分得更多的蛋糕,该怎样去规划?

  

  [李国平]河北虽然在京津冀区域中,但是更要在全国的大背景下谋求自己的发展。河北在沿海省区中还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河北省有广阔的沿海区域,内陆面积也大,守着京津两大直辖区,有广大的市场,应该发展好,但是目前情况不尽如人意。

  

  从京津冀角度来讲,河北和天津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因为天津也在大力发展制造业,但是和北京之间的竞争关系则比较弱,更多的应该是合作关系。河北有劳动力,有资源,还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就要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主要在唐山和沧州两个地区发展,还有冀南地区,在张家口和承德则要强调绿色发展,毕竟是首都的上风上水地区,从区域整体考虑,张承地区的生态涵养职能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职能。可以预见,河北在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发展速度一定会大大超过北京,也会逐步赶超天津。

  

  先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再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主持人]河北省也在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您怎么评价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该怎样互相呼应?

  

  [李国平]在2004年我提出过狭域首都圈、中域首都圈和广域首都圈。当时的狭域首都圈就是指北京的市域范围,是能够实现通勤、通学(上下学)的区域范围,这个圈域是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都市圈。但是随着交通发展,有车族越来越多,人们的空间出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个区域范围可以扩大了,比方说河北的燕郊已经完全实现了到北京市内的通勤和通学,那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可以认为是狭域首都圈的扩大,是狭域首都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挨近北京,北京能直接辐射到这个区域。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原来提出时是没有“绿色”两个字的,环首都经济圈一提出,加之当时的各种宣传,使得国家和地方都产生了一种担忧,即首都周边地区的大发展会和首都形成资源环境之间的竞争关系,会加剧首都资源环境压力,最后变成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如果在圈内形成合理分工,强调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应该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所以我在新的关于首都圈空间范围划分研究中,将首都圈核心区确定为北京市域加上周边的16个县(市、区),其中河北省14个、天津市2个。在这个首都圈核心区范围内应该优先考虑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设施的一体化,进一步增强合作尤其是在产业合作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合作。

  

  建立首都发展基金推动边缘建设

  

  [主持人]区域发展的趋势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但是目前还存在障碍,这问题该如何解决?

  

  [李国平]我们可以考虑建立首都发展基金,使用该基金建设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的能源、资源供应体系等。有了这个资金,就比较容易解决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中出现的市场化所不能解决的一些资源、环境以及调整区域利益关系方面的问题,比方说生态补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