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李国平:多中心发展才是治本之道

李国平:多中心发展才是治本之道

发表时间:2016-05-24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1月6日《中国科学报》对我院院长李国平教授就如何克服“大城市病”进行了专访,李国平教授提出克服“大城市病”应坚持多中心发展,具体专访内容如下:

  

  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压力,使城市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那么,如何破解“大城市病”?围绕这个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

  《中国科学报》:现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城市病”越来越突出,是否应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李国平:我认为用“调控”的提法更合适。

  

  “大城市病”主要是指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尤其是特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功能过多、经济和人口布局过度集中,是产生“大城市病”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人口规模。

  

  许多大城市都在控制人口发展规模,但是这么多年来却没有控制住,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规模报酬这一规律在起作用。人口大量涌入导致城市越控制越大。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今后人口可能仍会增加,北京未来人口达到3000万不是没有可能的。目前,北京新增人口的80%是非户籍人口,因此,仅仅靠户籍制度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

  

  考虑到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人口总量规模应该有所调控,但解决大城市病的根本措施在于解决北京的单中心集聚的“过密”问题,要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的人口以及城市功能的增加,在整个大城市的空间范围内调整人口布局,形成合理的人口与城市功能结构。

  

  如果新的经济活动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继续集中的话,会在这里产生更大的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地价上升,城市安全无法保障。所以,调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过密,控制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才是最为重要的。

  

  《中国科学报》:有专家指出,北京的生态系统已到极限。为此,北京应该围绕服务、职能定位,控制和疏解人口,提高低端产业的门槛,制定北京产业的负面清单,禁止其进入北京。您认为这个办法是否可行?

  

  李国平: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 目前,北京的服务业已经达到77%左右,服务业已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的主体。然而北京的服务业也有低端中端和高端之分。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空间是有限的,经济持续增长,个人的福利水平逐渐上升,要维持城市发展的生命力,产业结构就需要逐步调整升级。

  

  北京由于地价高,要素成本就高,所以,低端产业在北京的发展,效益相对较低。根据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市场规律,它一定存在土地竞租行为,这样,低端产业的单位面积创造不了更多价值,因此付不起更高的租金,因此市场就会自然而然地把低端服务业淘汰出去。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北京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价值和改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这些服务业转移到土地等要素资源相对充裕的周边地区也有利于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本地就业水平的提升。

  

  服装批发、小商品市场等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样的产业在城市中心城区的聚集,就会大大提高中心城区就业密度。一方面,应该更多地利用市场的自然选择促使其向外转移,同时也应该辅以行政和规划手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与居民生活特别密切的服务业则不应距离城市过远。

  

  《中国科学报》:2013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今后将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意味着中小城市户籍有望很快放开,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收紧。这是否是解决“大城市病”的良方?

  

  李国平: 城市功能过多,人口、经济布局过于集中是产生大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应该建立新的大城市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多中心、网络化大都市,以克服城市功能过度集中所带来的各类“大城市病”问题。

  

  我国许多城市尚未摆脱“一极集中”的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职能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造成城郊、城乡差距明显,联系薄弱,难以统筹发展,而另一方面,市区承受了巨大的空间发展压力,“摊大饼”式的城市蔓延,侵占了农田与绿地,造成相应的居住、交通、环境、生态等多方面问题。

  

  治理“大城市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多中心发展才是治本之道。要解决单中心发展的弊端,绝不意味着把城市的人口都撵出去,而是将城市人口合理地在市域范围内优化布局。因为缺少人就没有城市规模,所以既要提高城市规模经济,又要解决单中心所导致的弊端和“大城市病”,所以就要多中心发展。

  

  多中心发展会带来分散化集聚经济优势。发展多中心城市,就要强调空间优化和结构的调整,强调职能的优化和分工协作,强调区域的协调和管制。

  

  如果能够通过多中心发展实现多中心网络化,就会最大限度克服“大城市病”,这也是我们在承接研制教育部发展报告《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如果周边城市发展快速,生活质量提升得比北京更多、更好的话,大家就不一定选择来北京了,就会最大限度克服“大城市病”。当然,这当中还要有一个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各地发展机会均等化的过程,需要研究制定城市与区域系统的综合性战略,遵循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解决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平衡、包容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