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李国平:“京津冀一体化” 行在路上

李国平:“京津冀一体化” 行在路上

发表时间:2016-05-24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京津冀一体化”是今年两会的热词。从之前的“环首都经济圈”“大北京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到现在的“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反映了国家对京津冀地区发展布局和思路上怎样的变化?如今,“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地区未来的前景是什么?《中国科学报》于2014年3月21日,约请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李国平院长,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去行政主导化 大力培育企业主体

  《中国科学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北京、天津、河北三者之间的功能定位是怎样的?

  

  李国平: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被写进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最近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也在编制之中。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平衡全国经济布局、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引领区域协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强化首都服务功能、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的重要作用。最近两年我们的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这一项目,我们研究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有顶层设计,要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出发,明确各省市的功能定位。

  北京作为首都,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和服务型城市,在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兼顾首都功能和城市经济功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为首都核心功能,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其主要的城市经济功能。从产业功能链上来看,北京主要应该是总部、研发和销售功能,非核心的生产制造功能应渐次退出。

  天津属于加工型和服务型城市,不仅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沿海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开放优势,也是人口上千万人的特大城市,考虑到和北京的分工关系,在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基础上,需加快壮大服务业,实现制造和服务双轮驱动。从产业功能链上来看,天津主要应该突出其生产研发和加工制造功能,在部分优势行业承担一定的总部功能。

  河北属于资源型和加工型地区,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优势突出,应定位为重化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从产业功能链上来看,河北现阶段主要是生产制造功能,在部分优势行业(主要是原材料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生产研发功能。

  总之,在区域一体化视角下,京津冀三省市依照各自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职能分工,北京的服务和知识型、天津的加工和服务型、河北的资源与加工型的基本组合特征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上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打破行政区划,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李国平:京津冀三省市之间由于行政壁垒仍然很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迫切要求京津冀三省市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改变这一状况最根本的解决之路在于一方面要去行政主导化,需要改变地方分灶的财税制度以及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大力培育企业主体,通过企业主体在区域范围内基于产业链的功能空间布局及联系来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发展。这种企业为主体所形成的一体化格局最经得起时间考验。

  打破“一亩三分地”,需要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编制。首都北京重在“去功能化”,部分首都功能特别是经济功能应该在京津冀整个地区寻求合理的空间布局。过度集中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应加快向北京市远郊区县疏解,在北京市域形成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

  北京中心城区应主要承担首都“四个服务”功能,即政治、文化、科教、国际交往等首都功能和金融、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功能,而其他经济功能和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应向郊区发展。北京中心城区的功能疏解不应仅理解为将中心城区过度集中的功能(功能存量)向外转移和疏散,更应着眼于严格限制在中心城区不合理集聚的城市功能的进一步集中,即对功能增量的疏解。随着北京城市功能升级和扩散,近年来北京周边地区已不同程度上承接了首都的功能疏解和转移,在北京“去功能化”过程中,应加速推进资源消耗大、附加价值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又带来大量外来人口集聚的产业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从而引导人口和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合理布局,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