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李国平: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几点认识

李国平: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几点认识

发表时间:2019-04-08     作者: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访问量:

2019年3月24日下午,由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和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围绕“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李国平院长参加此次会议并进行发言。

李国平院长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次专题研讨会上进行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想讲几点认识,今天的主题是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有2035、2050两个大目标,我们要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些重要的区域来支撑。特别是有全球有竞争力的区域来支撑。国家在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就提到了要建设三个世界级城市群,有长三角、京津冀、还有珠三角,这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就是要承担这个重任。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在珠三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香港和澳门,这样在这个区域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力量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28日发布,其中总体战略定位中的第一个就是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所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是极其重要的区域,这是我的第一个认识。

第二,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去年也先后到过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参加过这几个大学举办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好的先天优势,首先是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优势。刚才暨大的傅教授讲到该区域的PM2.5只有32微克/立方米,我们及其羡慕,这个指标是北京市到2035年以后才能达到的努力目标。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宜居环境,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引才引智和凝聚高端要素极其重要,相信包括覃教授等原来在广东以外区域的著名教授学者之所以到珠三角、到暨南大学发展,宜居环境和优质生活条件也许有一定的关联。还有一个是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也通过一些亲身经历能感受到这个区域条条框框少,可以特事特办,吸引了北大、清华等很早就在深圳设立了研究生院。深圳市南山区的创新发展就和北大、清华、哈工大这三家大学在南山区的布局密切相关。珠三角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实际上非常重要的是它始终是改革的排头兵,靠这个东西把全国的力量,甚至全球的力量组织起来,成为包容的,有奋斗精神的一个群,这是它巨大的优势。

第三,面向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基础、有机遇同时也有挑战和短板。尽管在中国这是一个经济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这样一个很牛的区域,但是我们拿到全球来进行比较,包括跟几大世界级湾区比较,尽管我们说我们有广州、佛山等先进制造业,我们可以比拟东京湾区的制造业,我们有深圳的科创,我们可以比拟旧金山湾区,我们有香港的金融,可以比拟纽约湾区的金融,但实际上我们都还有差距。就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我们的人均GDP只有2万美元左右,东京湾应该4万多美元,纽约是6万多美元,旧金山接近10万美元。我们的产业结构水平也是偏低的,那几个湾区的第三产业都在80%以上,我们刚刚过半,2016年为54%,当然产业结构我们未必需要跟他一样,但是不可不承认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必须的。

第四,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广东省的区域差异过大问题。我也总结了可以称之为“过密和过疏同时存在”,“过富和过穷极为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2016年人均GDP成果17万人民币,内地9地级市中的肇庆只有5万多一点,中山市不到5.5万,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在6万元。粤港澳大湾区和外围区域的差异则更大,像梅州市人均GDP只有2.4万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怎么才能把周边地区带动起来,解决过大的区域差距问题,显然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重大政策课题和难题。如何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我认为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虹吸效应”所导致大树底下不长草,而是通过中心城市的扩散辐射效应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将缩小差距作为一个发展目标,着力来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整个区域里要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结构,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五,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区域。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我们知道“一国”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有“两制”,这是客观存在的,三个独立关税区,还有四个核心城市,包括广州、深圳、澳门、香港,还有和外围等的相互关系。目前仅仅有一个发展规划纲要肯定是不够的,需要一些更具体的规划落实和实施方案,这方面智库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不管怎样开了一个好头,后面落地就非常重要了,当然也担心一个规划执行一段时间会被新的规划覆盖,但是我觉得一旦有这个规划还是要强调怎么样把规划的原则,规划的一些思想能够落实下去。但并不意味着规划不需要修改,因规划总是有弹性的,从规划角度也强调弹性规划,但是确定的方向不能变,我们提出的五大定位是蛮好的,比如说优质生活圈,这个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靠这个东西,我们的北大教授,包括清华的教授,都可能被粤港澳大湾区所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靠大量的人才来支撑,当前完全靠我们区域自身来培养肯定不足,靠你的制度优势,你的好环境,你的好待遇,你的好预期,让大家共同发力,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就更有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