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咨询»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6-10-25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自首发院成立以来,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持续开展研究咨询工作,研究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和众多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一直走在国内外同行前列,已成为京津冀研究的重镇。2000年杨开忠等著的《持续首都》就提出了:首都圈——首都发展的区域战略。2004年李国平等著的《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进一步将首都圈划分为狭域、中域和广域首都圈,其中广域首都圈的范围为京津冀三省市全域,并探讨了其相关战略问题。2005年杨开忠、李国平教授分别主持了国家发改委以及北京市发改委委托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部分研究工作,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2006年杨开忠教授主持了环渤海地区2006-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批示。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出台以后,杨开忠、李国平教授在多个主流媒体发表关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观点和意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杨开忠教授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直接报送到张高丽副总理,直接服务高层决策。李国平教授主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专题研究:《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为《纲要》的创新驱动发展部分提供了重要支撑。李国平教授等有关京津冀的研究成果共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级一次;主编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已连续出版两年。

2014年,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由杨开忠教授任首席科学家,以我院核心研究团队为主,联合校内外其他兄弟单位,成功申请并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4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2015年9月16日,由首发院作为北京大学牵头单位联合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五所高校“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研究中心”,这将更加助推提升首发院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力量。

1.前期研究基础

(1)功能定位与布局。杨开忠、李国平教授等首发院专家多次在主流媒体发表关于京津冀功能定位与布局的观点,杨开忠教授在《社会科学论坛》发表的论文《我国首都圈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在《前线》发表的论文《浅议京津冀区域发展》、李国平教授主编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2014》以及在《前线》杂志发表的论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及对策》等研究成果中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和阐述。

(2)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在此研究领域,首发院先后承担了“北京部分产业功能合理转移研究”、“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功能转移对策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

(3)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第一、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杨开忠教授主持的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管理项目子课题“京津冀交通一体研究”对交通一体化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京津冀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首发院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有:“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建设思路与研究”、“京津冀生态环境与资源领域科技发展研究”、“首都经济圈协同应对重点生态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目前首发院关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首都经济圈产业合作的研究,主要课题有“首都经济圈产业合作发展研究”、“深度开展区域合作,加快首都经济圈发展建设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对京津冀重要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研究是受国家旅游局委托,杨开忠教授承担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

(4)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研究领域,首发院先后承担了“京津冀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研究”、“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并出版了《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京津冀区域视角下的科技北京建设》著作。

(5)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破除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发院长期关注京津冀体制机制方面的研究,相继承担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京津冀突发事件协同应对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等课题。

2.未来研究方向

首发院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研究中心和首发院两个平台,协调组织各领域专家对以下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深入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1)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研究:城市群是一种世界性普遍现象,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体形态。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开展京津冀城市群研究,不仅可以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我国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科学支撑,而且有助于基于中国经验发展城市群理论,为人类理解城市群现象做出贡献。包括四个研究方向:1)城市群演化理论研究;2)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实证研究;3)世界级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研究;4)世界级城市群公共政策研究。

(2)创新驱动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涉及到京津冀的各个领域,包括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创新驱动京津冀区域发展不仅具有区内意义,更具有区际意义,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重大实践意义。以实现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导向,探索符合京津冀区域发展阶段性特征、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基础以及区域分工方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对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1)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理论研究;2)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3)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与分工合作研究;4)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3)城市与区域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域治理与社会政策”,重点关注京津冀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出现“断崖式”差距等现实问题,研究促进京津冀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政策设计与实施问题、并考察实现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包括三个研究方向:1)区域治理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2)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研究;3)区域治理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研究。

(4)生态文明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示范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位之一。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灰霾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迫切需要区域协同治理,协同治理不仅仅是自然治理过程,更是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过程,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大气、水资源、能源问题,也需要研究生态产业发展问题,更要研究脱贫问题。包括五个研究方向:1)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研究;2)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3)京津冀清洁能源替代研究;4)环京津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5)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