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4-12-20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讲座题目:元曲赏析――王实甫的《西厢记》 主 讲 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简 讲座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中学办公楼二层育德馆 讲座时间:2014年12月27(周六)上午9:30-11:30 【授课大纲】 (一)作者及剧情介绍。 (二)故事流变。 (三)杂剧《西厢记》之贡献——人物。 剧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痴情的、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杂剧《西厢记》成功地塑造了莺莺这个大家闺秀的形象。通过揭示其在争取自由爱情过程中的心理矛盾。使我们不仅看到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看到她怎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看到她战胜自我的过程。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物类型,影响着后来的创作与生活。 (四)杂剧《西厢记》之贡献——语言。 《西厢记》的语言与剧情、与人物性格紧密结合,有藻彩,有直白,各尽其妙,相得益彰。就总体而言,《西厢记》杂剧的语言风格,可以用优美自然来概括。其曲词融汇古典诗词不堆砌,提炼口语不粗俗。 【主讲人简介】 李简,女。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研究领域为宋元明清文学,主要学术兴趣在古代的“曲”。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5年本科毕业;198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200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元明戏曲》、《元明戏曲导读》、《论元明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演化》、《冯惟敏<山堂缉稿>说略》、《<看钱奴>杂剧“元刊本”与<元曲选>本之比较》《从元杂剧的不同版本看杂剧演出的变化》、《宋代城市的演艺场所与文人参与——从瓦市勾栏、酒楼茶肆谈起》、《也说“戏剧”与“戏曲”》、《元明曲学家杂剧分类解读》、《论曲学中的“家数”概念》、《古代曲学中的“戏剧”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