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66讲通知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66讲通知

发表时间:2017-10-23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讲座题目: 中国古代史系列讲座第三讲:古文明的裂变和新生

主 讲 人: 北大历史系副教授 韩巍

讲座地点:北京市东城社区学院409报告厅教室(东四西大街48号)

讲座时间:2017年10月28(周六)上午9:30-11:30

【授课大纲】

中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周天子已仅存虚名,政治舞台上活跃的是各国诸侯和卿大夫,以强国为主导的“霸主政治”盛行一时,齐桓公、晋文公等“五霸”相继兴起。春秋中期以后各国卿大夫逐渐控制朝政,形成大世族,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同时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通过整理经典、推广教育,将贵族文化向社会下层扩散,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发生剧烈变革,铁器的应用推动农业生产进步,土地和赋税制度随之变化。各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战争规模扩大,需要全新的国家机器与之配合,于是各国君主纷纷变法图强,促使宗法封建制走向解体,贵族国家向中央集权官僚制国家转化。分裂、动荡的政治形势和激烈的社会变革,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空前繁荣,战国中晚期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在长期的兼并战争中,秦国依靠其地理和制度优势后来居上,最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主讲人简介】

韩巍,男,1978年生,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本科、研究生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文博学院和中文系,获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先秦历史、考古和出土文献,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西周青铜器铭文和西周史、战国秦汉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编著有《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老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