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97讲通知
发表时间:2013-10-26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讲座题目:明嘉靖大礼议
主 讲 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吴飞
讲座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中学育德馆
讲座时间:2013年11月2日(周六)上午9:30-11:30
【授课大纲】
今天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修建的,但如果您到主要的皇家建筑去看一看,往往会发现,很多地方是嘉靖年间重修,甚至开始修建的。地坛、日坛、月坛、历代帝王庙,都是嘉靖皇帝所建,甚至十三陵的基本格局,都是嘉靖皇帝确立的;包括今天孔庙的规制,也是嘉靖皇帝所定。可以说,是嘉靖皇帝确立了北京城的基本格局。嘉靖皇帝为什么要作如此大规模的改动呢?都是因为嘉靖初年的大礼议。明朝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无子,兴献王长子厚聰奉诏入京,即皇帝位,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嘉靖皇帝刚到北京,就因为礼制问题和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大臣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影响深远的明代大礼议。大礼议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的政治形势和士大夫的风气,重塑了明代皇帝的统系,也彻底改变了民间宗族的基本制度。那么,大礼议的实质问题到底是什么?君臣上下为什么会为了这个问题争得你死我活呢?大礼议涉及到了中国礼制体系当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究竟该如何尊敬自己的父母,特别是皇帝该以怎样的方式尊敬自己的父母。通过大礼议这个极富戏剧性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礼制体系的基本精神。
【主讲人简介】
吴飞,1973年生,教授,博士(哈佛大学,2005),系主任助理,《哲学门》编辑部主任。研究领域: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主要成果目录:《麦芒上的圣言》(2001)、《自杀与美好生活》(2007)、《浮生取义》(2009)。近年科研项目:奥古斯丁基督教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