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61讲通知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61讲通知

发表时间:2011-10-09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时间:  2011 年 10 月 15 日(周六)上午 9:30-11:30

地点:  国子监中学办公楼二层育德馆举行。

主讲人:  刘小龙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

讲课题目:  乐赋心弦:中国文人音乐与精神品质

授课大纲:

中国的文人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独特门类,同时又是记载丰富的音乐类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文人音乐始终与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紧密联系,拥有着独立而明确的范式体裁。本次讲座重点介绍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类别:古琴音乐、词调音乐和昆曲艺术,使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气节和宿命。中国士人一贯以乐抒怀,借物铭志。在理想的追溯与现实的幻灭之间,文人将音乐视为自我精神的映照,形影相吊,人琴俱忘。对于这个徜徉于历史与未来的孤立群体,音乐在疏解坎坷现实的同时,却也闪烁着超越物我的希望之光。

报名方式: 2011 年 10 月 9 日~ 2011 年 10 月 14 日登录 www.110101.cn 报名,名额 120 人。

2011 年 10 月 9 日

主讲人简历:

刘小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1996 年起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攻读西方音乐史专业,对于德国作曲家 J.S.巴赫、贝多芬,以及 19 世纪早期欧洲音乐文化有专门研究。写作的重要论文有《利都奈罗在 < 勃兰登堡协奏曲 > 中的运用》、《论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风格转变》和《 “ 从心灵而发 — 但愿再次 — 回到心灵 ”—— 论贝多芬 < 庄严弥撒 > 的创作特征、信仰内容和宗教文化背景》。 2006 年为纪念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诞辰 250 周年主编了《你好,莫扎特 ——26 位中国音乐名人访谈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 年出版专著《论贝多芬 < 庄严弥撒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2 月,主持翻译并出版《钢琴音乐简史》( F.E. 科尔比 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年,完成《贝多芬:音乐与人生》(列维斯 ·洛克伍德 著, 2003 年)翻译工作。目前,刘小龙在北京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世界音乐精华》、《中国近现代音乐赏析》和《浪漫主义时代的欧洲音乐》,并且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和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办专题讲座。刘小龙的音乐讲座提倡化专业理论为通俗演绎,希望广大听众从讲座中获得对音乐的兴趣,把音乐作为生活的良伴。音乐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人人可欣赏,可感悟的艺术精华。刘小龙的讲座细致生动、气氛活跃,以顺畅的表达和巧妙的分析加强人们对音乐的认知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