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98讲: “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研究”(下)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98讲: “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研究”(下)

发表时间:2013-11-17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11月16日上午,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98讲在东城区国子监中学开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副教授继第96讲“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研究(上)”之后,继续作主题为“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研究”(下)的专题讲座。

  ? ? ? ? 沙宗平副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回族伊斯兰宗教群体与宗教设施。宗教群体是由信教群众根据所属信仰而构成的社会网络,回族穆斯林分为以清真寺为联系纽带的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汉学派)等三大教派,以及胡夫耶、哲赫忍耶、嘎的林耶、库布林耶等四大门宦,并详细介绍了各教派和门宦的形成、教统结构、组织形式及信仰和礼仪特点。沙宗平副教授通过向学员展示图片,介绍了回族伊斯兰教的宗教设施。 ? ? 接着,沙宗平副教授讲授了回族伊斯兰教的中国特色。于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变迁,在与中国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在保持独一神信仰与宗教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中国文化中的文明因子、不断地与传统的中国社会相适应,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回族伊斯兰教的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中国特色。 ? ? 继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研究(上)之后,沙宗平副教授再次以其丰富的民族、宗教知识普及了回族伊斯兰教的知识,与现场的听众积极互动,使听众对伊斯兰教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 ? ?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下一讲讲座信息将通过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http://www.bjdi.org和东城区社区教育网http://www.110101.cn发布,请听众朋友们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