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39讲: 讽刺之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39讲: 讽刺之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发表时间:2016-04-09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2016年4月9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39讲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学院开讲。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鹏飞作题为“讽刺之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专题讲座。

  ?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儒林外史》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为了更好地理解《儒林外史》这部作品,李鹏飞首先对《儒林外史》中所提到的科举制度知识进行了简释。《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科举活动都以清朝作为背景,清代科举包括三级考试,清代士人在应科举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经过考取生员(院试)、考取举人(乡试)和考取进士(会试、复试、殿试)这三个步骤。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考试。接着,李鹏飞介绍了八股文这种文体。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规定文体,也是最重要的考试文体,在明清科举的三级考试中,都要考八股文。这一文体曾对明清五百多年中无数读书人的命运发生过重大影响,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 ? 在简要介绍了吴敬梓的生平之后,李鹏飞结合《儒林外史》中一个个生动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从若干层面剖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手法及其艺术风格。他指出,吴敬梓十分善于通过人物言论与行为中的矛盾与纰漏来造成不动声色的讽刺,对科举制度下文人的生存方式与普遍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对人性中的恶劣品质加以深入的刻画与讽刺,试图拯救一代文人的堕落与世风之沦丧。 ? 《儒林外史》批判了科举制度,批判了儒林,又以儒林为中心,更对普遍的世道人心进行了针砭和批判,对人性中的势利、虚荣、虚伪、吝啬、矫情、迂腐与浮夸都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全面地描绘了世人在对富贵功名的不同态度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各种不同面相,对不同阶层人物的若干不同的人生道路与人生选择进行了描写与思考,塑造了一批市井细民与真儒作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的典范,试图寻找人生的正确道路,以改变读书人精神的空虚与在实际生活中的无能,也改变势利、虚伪的社会风气。 ?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与李鹏飞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李鹏飞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多研读《儒林外史》,去体会这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足称讽刺之书”的魅力。 ?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下一次讲座将于4月23日开讲,具体讲座信息请登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http://www.bjdi.pku.edu.cn和东城社区教育网http://www.110101.cn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