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37讲 八至十五世纪的中国与也门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37讲 八至十五世纪的中国与也门

发表时间:2023-12-20     作者:     访问量:

12月8日上午,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37讲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学院开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党宝海作题为“八至十五世纪的中国与也门”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党宝海介绍了也门的地理位置与概况,简要讲述了中国与也门的历史关系,向学员展示了以唐朝为基础的“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并指出本次讲座将按照时代顺序对八至十五世纪中国与也门的关系进行讲解。

活动现场图

党宝海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展开讲述,分别介绍了八至十世纪、十一至十三世纪前期、十三世纪后期与十四世纪、十五世纪中国与也门的政治经济交流及其历史证据,以及中也关系的尾声阶段和两国往来停滞的历史原因。八至十世纪也门的亚丁港有“中国之门户”之称,波斯、阿拉伯商人多以该城为出发地前往中国进行贸易,两国对彼此的地理知识都有所了解。十一至十三世纪前期两国的香料、瓷器贸易进一步发展,人员往来也更加密切,宋朝时期也门人曾在福建泉州修建清真寺。十三世纪后期与十四世纪的也门三大港是中国与南印度香料、马匹贸易的重要港口,中国与也门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也门宗教习俗与中国君主法令的冲突使两国人员往来受到阻碍。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也门的关系达到顶峰,中国使者与也门国王互送礼物、在当地进行贸易。但明朝的下西洋本质是政治行为,由于劳民伤财而对民生帮助不大,最终被统治者叫停,民间商人没有必要承担较高风险去西印度洋进行贸易,中国与也门的历史往来也进入尾声。

最后,党宝海对八至十五世纪中国与也门的关系变迁进行总结与反思,指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是阶段性的,制约丝绸之路商品流动的主要是贸易的成本与收益,国家发展需要秉持开放的态度、正确对待海外经贸交流、抓住历史契机。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38讲讲座将于2023年12月22日举行,具体讲座信息请关注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