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10讲:西方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10讲:西方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

发表时间:2020-12-21     作者:     访问量:

2020年12月11日上午,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举行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10讲在东城社区学院开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车槿山以“西方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为题作专题讲座。

20201221160852004735304144.jpg

车槿山从文学的概述出发,谈了当前人们对文学的一些偏见,界定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时间范围。他指出,西方现代小说作品浩如烟海,但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现代小说的过程中,无法回避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罗伯-格里耶、卡尔维诺等西方现代小说家。

接着,车槿山从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死镜--B/B》讲起,以博尔赫斯与巴尔特在小说观念上的“对决”为线索,提出现代小说中的小说意识问题。他引用小说中福柯在笑声中发现“思考的赤裸裸的不可能性”一样,指出作为虚构性文本的《死镜--B/B》所带出的问题正是“小说对自身边界的质疑”。在讲到博尔赫斯时,他又讲到博尔赫斯的另外一篇小品文,文中模拟了一部古代中国的类书中对动物的分类,看似荒诞的动物分类之外实际是作者对世界可能存在多种规则的提点、对文学独立性与现实性关系的思考。

普鲁斯特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追忆似水年华》。车槿山指出,国内外学者对其代表作的研究著作和文章不亚于世界学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普鲁斯特对小说的成型和对小说艺术的贡献都十分巨大。他从“小玛德莱娜的小蛋糕”片断开始讲起,介绍了这部文学巨著的写作特点,即小说以叙述者“我”追忆往事为主线,插入了“我”的所见所闻。按人物思想流动的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着意描写人物意识流程,属于典型的“意识流小说”,这种“革新了题材与写作技巧的新型小说”,对后来的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相对于普鲁斯特的“个人精神史”书写,乔伊斯书写的对象是“人类史”。车槿山指出,《尤利西斯》共三部分十八章,在结构和人物设置上与荷马史诗《奥德修斯》属于同构关系,体现在那一套复杂的“游戏规则”——章节与时间、文体、地点、颜色、器官、学科等一系列严谨的对应关系,是西方现代最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典范。他称赞《尤利西斯》在写作上诠释了“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高的技巧”。

论及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时,车槿山指出卡夫卡是一位永远在用外语在写作的作家。他以卡夫卡的代表作《城堡》为例,指出这部作品被神秘虚幻的气氛所弥漫,带给我们的是荒诞的情节和有悖于伦理的复杂关系,似乎预示着卡夫卡始终在书写某种“不可能性”。正如本雅明所言,他身上呈现了失败的纯粹性乃至失败之美。

之后,车槿山介绍了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出生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的五次重复叙事为例,介绍了福克纳在刻画人物意识话动等方面的独特技巧,指出福克纳在运用意识流技巧方面,继承前人,又有所创新,开辟了意识流叙事的新途径,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的社会动乱与精神危机。车槿山说《喧哗与骚动》将小说所有的因素揉着一起,多角度叙事、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创作手法,称赞这部作品为“小说的狂欢”。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里,车槿山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听众讲述了发生在西方现代小说世界的文学创作故事,将深奥的文学语言与有趣的小说故事结合起来,清晰地梳理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博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部分文学爱好者围着车槿山,畅谈个人对西方文学作品的感受。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211讲将于2020年12月25日在东城社区学院409报告厅举办。具体讲座信息请关注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http://www.bjdi.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