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李国平: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李国平: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发表时间:2023-02-27     作者:     访问量: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九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市委宣传部、南开大学、天津市发改委共同主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现实问题深入探讨交流,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建言献策。

李国平: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加快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是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京津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京津冀地区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特别是区域内转化率占比过低,已经成为影响与制约京津冀创新协同的关键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发明专利授权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但京津冀高专利产出并没有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优势。导致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不足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科研院所,其转化积极性不高;二是作为科技成果接受方的企业,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同时北京的创新产出结构与津冀产业结构匹配度过低,需求与技术错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协同转化;三是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支撑能力不足;四是科技资源布局不合理,协同转化的空间支撑不足。京津冀地区也没有形成像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那样的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载体。

为加快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协同转化能力建设。变高校科研机构单独的“闭门研究”为多方直接参与“开放合作研究”,在国家重大应用研究类和技术研发类的科研成果考核中,不仅仅要考核专利数量,更要考核专利转化率,积极培育和发展跨区域的新型研发与成果转化机构,将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供企业直接进行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方)与企业产业化应用的纽带。

二是增强京津冀地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能力。主要包括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特别是提高京津冀制造业所占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北京的创新链布局津冀的产业链,特别是对接中关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技术,重点布局这些技术的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环节,推动中关村与京津冀各地园区形成“研发-孵化-转化”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三是增强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对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支撑能力。研究制定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从政策与资金多方面支持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快推进金融支持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四是优化京津冀科创资源布局,拓展协同转化的空间支撑。以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为重要契机,以“三城一区”为核心支撑,强化中关村、滨海新区和雄安新区三大科创核心的作用,打造京津和京雄石两大科创走廊,建设京津雄科创金三角。在京津冀区域内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园区、研发基地,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成果转化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共筑科技研发产业链,打造一批支撑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创新基地,进一步拓展协同转化的空间支撑。

(作者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

武义青:奋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周年。九年来,三地在交通、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都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近期(2017)和中期(2020)目标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京津冀整体定位之一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远期目标是“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支撑,需要加快提升京津冀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在建设好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的基础上,聚焦“数字”“汽车”“材料”三大领域,依托京津冀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功能区,抓紧谋划布局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链、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是京津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北京在数字技术研发方面优势突出,天津在数字技术和产业领域都有一定基础,雄安新区的产业定位是高端高新,数字产业是未来雄安新区的重要产业。着眼未来,应抓紧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京津雄数字产业集群。

二是京津冀交通运输装备产业集群。汽车制造是京津冀制造业中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三地都有良好基础。要立足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汽车及轨道交通和飞机制造等相关领域,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京津冀交通运输装备产业集群。

三是京津冀基础材料集群。钢铁至今仍为需求量最大、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淘汰了一大批钢铁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工艺装备不断升级,产品结构趋于优化,钢铁行业绿色减量发展。但是,其竞争力仍亟待提高,京津冀地区迫切需要打造先进铁基材料集群。

要围绕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协同平台和载体,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带动形成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创新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而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

张 贵: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路径

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石,是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这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质载体和根本支撑,又是检验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京津冀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是构建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之上,紧密伴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经过近九年的京津冀产业承接对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值同比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区域产业发展“一盘棋”日渐成型。北京经过持续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高精尖”。天津先进制造研发逐渐形成了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的制造业优势。河北紧抓京津产业外溢,搭建产业承接平台、促进转型升级,新动能不断集聚。

综合来看,京津冀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征。一是环京津区域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首选地。二是以工业制造业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载体。三是京津以城市功能再造推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四是产业一体化与协同创新并行。

“十四五”期间及未来一段时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有新趋势。一是强调津冀提升其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力的同时,更要增强本地吸引力。二是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2.0阶段,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高校科研院所、央企总部和医疗机构等成为重点。三是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赋能区域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新“风口”。四是区域产业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创新并行,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等融通发展成为发展重点。

当前,京津冀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存在一些梗阻点。一是京津冀产业梯度存在“悬崖”,区域产业链、技术链仍不够完善;二是市场主体动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要素市场不统一等问题依然凸显;三是强势政府与弱势市场并存,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提升;四是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不均,城市体系对产业承接能力有待提升。

加快京津冀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内循环”为主体的要义,立足于扩大内需,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打通供需两端,扩大内需,高质量供给;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四大要素循环,构建全国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建“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发挥“有为政府”的“链长”对资源和要素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发挥“链主”对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链区域配套深度融合。二是发挥北京在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引领作用。尤其以中关村及其在津冀分园等为载体,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科技新城、京津产业新城,河北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形成“北京研发-津冀转化”格局,打造从北京知识技术创新源,到天津创新转化基地,再到河北先进制造的产业一体化架构,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与物质空间的融合。三是打造一批标杆性产业群。依托各类园区、平台和基地,围绕新一代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区域优势产业,按照“强点、集群、组链、结网”的思路,联合引导资源、要素和项目,促进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和平台建设专业化,着力建设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中国北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带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群。四是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地理临近、三地连片地区,联手打造京津科技走廊(京津科技新干线、京津城市连绵带)、通武廊、静沧廊、京津雄创新三角区,以及若干个三地的“飞地经济”。五是推进区域市场准入一体化。加快一照多址、京企异地注册、企业信息互认共享等方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准入、运行和监管一体化,降低企业就近转移制度性成本。六是加快厚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的“新根基”。紧扣“场景牵引、应用为王”,依托头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区域性创新“云平台”,发挥平台型企业带动效应,将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化新场景应用的“主战场”,打造系统化多层次、区域性的创新与产业“云上”体系,促进中上下游企业、大中小微企业的融通发展,打造产业新生态。

(作者为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

刘秉镰:在服务京津冀区域重大战略中加快天津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协同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这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也是我市融入国家战略、体现天津历史担当的基本要求。天津作为京津冀第二大都市和京畿门户,迫切需要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破解我市发展困局,实现城市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赢。

一是充分利用临近北京的区位优势,推进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的建设标志着首都圈已形成空间东扩格局,北京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投资能量,只有在离北京最近的地区开拓投资空间才能有效吸引北京的资源进入,这也是借势发展的难得机遇。应借鉴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阪—神户、首尔—仁川等都市连绵带的发展经验,重点解决产业分工、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重大问题。针对京津两地存在“两头发达、中间较弱”的问题,在京津两地相连的中间地带进行开发建设,以填补都市连绵带断点,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使京津在市场、管理和空间上真正连成一体,促进京津双城协同发展,形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主骨架。这也有利于推进以大尺度空间优化加快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探索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建设模式,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二是加快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依托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建立起活跃的技术交易市场。就近吸引北京科技创新成果的承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使京津两市在“原始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链条上形成合理分工,通过技术交易与技术转化强化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技术供给。完善区域产业联盟,打破行政分割现状,培育统一的产业链发展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的协调发展,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升级相辅相成、协同并进,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地梳理京津冀主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优劣势,发挥“链长制”的治理效能,进行精准化的补链延链建链,重点解决缺链、短链、弱链等问题,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相互连接的产业合作网络。以“创机制”为重点,探索 “多点执业”“带土移植”“客座顾问”“远程会诊”等人才共享新模式,支持企业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市场化机制加速研发,鼓励设立“企业首席工程师”,赋予工程师充分的项目自主权、资源配置权。与此同时,政府应打造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与人居环境,增强对于人力资本的集聚力与吸引力,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是建好承接平台、对接北京要素。承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重点应解决平台怎么建、由谁去承接、在哪来承接、如何承接住四大难题。抓好承接工作应重点关注五大切入点:第一,以优质环境承接,应从全市层面予以统筹,积极推进与北京的全面对接,同时应避免恶性竞争,承接政策之间应相互协调、避免冲突,应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举措的标准化、规范化、稳定化,打造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平台,增强企业“获得感”;第二,以创新链条承接,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力;第三,以产业图谱承接,以产业图谱为依据促进对北京相关产业的精准承接,推进强链与补链工作,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建设;第四,以空间分级承接,既要充分发挥滨海新区临港以及产业基础优势,也要发挥武清等临近北京的区位优势,强化承接载体建设;第五,以市场机制承接,探索以负面清单制清理妨碍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行政规定和管理措施,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承接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为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兰冰: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背景下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

天津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之一,在于拥有北方最大综合性外贸港──天津港。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建设协同开放平台、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是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既应该依托港口促进区域协同开放平台建设,也应以“港口资源──口岸经济──城市发展”为主线,优化城市功能与产业体系,提升国际化港口大都市建设水平。

一是充分利用港口战略资源优势,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海上门户”。纵观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城市之间合理分工与合作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港口是天津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资源,天津应围绕“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全面强化天津港的海上门户与枢纽功能,充分发挥其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海港枢纽承载区作用,增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应通过协调口岸部门形成创新服务合力,推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港口营商环境和港口运行生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际物流体系,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探索依托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差异化的口岸业务运行模式,推动港口之间协同合作,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海上门户”及协同开放平台。

二是增强港口综合性功能与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港口由通道功能向综合功能拓展。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推进港口管理智能化、港区作业自动化、信息交换标准化、服务流程简洁化,大幅提升港口运作效率与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做大做强港航产业链系统,重点是建设竞争性港航市场,推动航运金融、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高端服务发展,加快拓展物流信息、国际物流加工、冷链物流等高附加值业务发展,形成国际化、高效化、全程化的港航服务集聚高地。支持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港片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探索创新,推动跨境电商创新试验区建设,提升优化服务高水平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吸引社会多元化资本,引进有实力的零售商和采购商,打造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贸易平台,建设国际型消费集散地,为建设京津冀联动、面向世界的贸易门户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港口战略资源的核心引擎作用,大力推进港口通道功能向枢纽功能、产业功能与开放功能等综合性功能拓展,增强港口对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以及向国内国际市场的辐射能力。

三是加快临港产业转型升级,并促进港口优势不断向城市延伸,促进港城一体化发展。积极借鉴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推进大规模临港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做强临港产业集群,强化港口对产业的拉动作用。针对临港产业体系活力与实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临港产业链延伸拓展,培育以港促产的新动能,既要通过技术引领加速传统产业链转型变革,也要以创新驱动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不断拓展升级。在推进临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招商竞争变化新特点和模式迭代新规律,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引进和培育市场化招商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投资招商机构及海内外商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进行全球招商网络的拓展,重点促进高能级企业落户与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与此同时,加速港口优势向城市经济乃至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延伸,以港口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地区经济发展为港口提供货源支撑,真正形成城以港兴、港以城兴的良性发展机制。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周 密:加快消费市场协同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可以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通过供给侧的深度分工协同促进效率提升。9年来三地通过交通、生态、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协同解决了大量供给侧的卡点、堵点、脆弱点难题,协同推进的速度快、力度大;另一方面通过需求侧的消费市场协同,促进市场规模的提升,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当前,仍亟须做大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以需求来引导供给,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动供需平衡的内在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因此,深刻理解需求结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加快消费市场协同,是发挥三地市场优势、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切入点。

京津冀区域总人口1.1亿,接近日本人口,如果能够实现消费协同,特别是能够将京冀的人口引入天津,将消费留在天津,将更好地利用大市场规模优势、极大地促进我市消费新动能产生,并激活潜在增长率,提升城市活力。未来加大消费市场协同,应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激活消费需求潜力,可重点在如下方面着力。

第一,解决消费需求“挖掘”的问题。可重点在城经济、海经济、网经济和夜经济等方面入手,加快三地消费协同。加大对天津十大主题40条精品旅游线路宣传推广力度,从“惠民”和“悦民”角度出发,拓展京津冀消费响应度。可面向京津冀市民推出度假券包和场景消费券,如高铁高速交通券、景点券、餐饮娱购券等,形成共享优惠、券券联动的券包池。加强关联消费场景的消费券发放,如文旅消费券可绑定住宿消费券使用,最大限度撬动京津冀关联消费。

第二,解决消费需求“满足”的问题。提高中心城区服务密度和消费密度,将消费载体培育和消费场景营造相结合,多点位打造特色消费聚集区。明确需求者,深入调研京冀消费人群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打造京冀消费专柜一条龙,为京冀消费人群提供贴合其消费预期的、带有天津本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明确需求点,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合理规划设计交通和旅游线路,通过实景体验方式找到线路堵点,站在京冀消费者角度提升项目便利性、可视性、舒适性、愉悦性。优化需求品,瞄准京冀消费市场,开发天津特色旅游项目,突显天津旅游消费的与众不同,可重点围绕天津永乐建卫文化、漕运码头运河、民国文化、近代工业文化等四大体系落地落实。形成需求满足的市场设计者和策划者,选设城市营销商和城市转型商,加大对天津城市特色包装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天津本地互联网思维,联动本土互联网公司和新媒体参与城市包装、用户体验提升和营销提升工作。

第三,解决消费需求“留住”的问题。 建立对京冀服务的专业化消费平台,精准针对京冀特色制定需求满足方案,优化消费业态。增加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打造“天津服务”品牌。围绕“怎么消费”,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打出“线上引流+实体批发+直播带货”促消费组合拳,支持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围绕“消费什么”,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支持新品消费、品质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在天津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以复兴国货精品为重点,鼓励支持老字号、老品牌持有人提出品牌复兴计划,支持老字号、老品牌积极对接新项目、新技术、新产业,依据计划给予协调资源,为老字号、新字号、民字号搭建品牌创新合作平台。

第四,解决消费需求“再来”的问题。优化消费体验,提升京冀人群的消费频率,可重点打造消费场景试验场,加快旅游场景图谱的设计。成立专门场景链运营组,建立场景设计模拟机制,描绘消费路径、标注消费环节点、明确不同消费场景的衔接堵点。加强场景体验与口碑收集,形成场景反馈机制,通过独立第三方机构收集真实消费体验并据此滚动优化。

清晰理解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特点,以消费市场协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将更快推动京津冀三地形成一体化消费市场,有助于做大市场规模,并进一步促进分工,加快形成以市场促协同的有利格局。

(作者为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