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86讲:御苑遗珍——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86讲:御苑遗珍——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发表时间:2018-12-20     作者:     访问量:

2018年12月8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86讲在东城社区学院开讲。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馆员张鹏飞作题为“御苑遗珍——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专题讲座。

20181220154529636181703669.jpg

本次讲座立足于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前身清漪园的初始环境以及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变迁两个方面。


张鹏飞介绍了清漪园的初始环境。清漪园的主体万寿山和昆明湖最早见于金代,当时称作瓮山和瓮山泊。金代时期城市管理者开凿金水河,将瓮山泊与皇家苑囿大宁宫连在一起,供给生活用水的同时接济漕运。从这之后,瓮山泊与北京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元代时期,郭守敬开白浮瓮山河,拓展了瓮山泊,使瓮山泊成为都城和漕运主要的供水水源,并且成为调控水源的水库。这个时候的瓮山泊又称西湖景,出现在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中。

张鹏飞主要介绍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两个人对清漪园的改造以及现今颐和园的最终形成。


清朝在康乾盛世中国力达到了顶峰,在雄厚的国力支撑和本人较高的汉文化道德影响下,乾隆着力修建了多处园林,清漪园就是其中之一。清漪园的改建始于治水。乾隆不仅扩展瓮山泊使之与瓮山相连,还借用历史上汉武帝修昆明湖操练水军攻打昆明部落的典故,将瓮山泊改名为现在的昆明湖。改造后的昆明湖搭配新修建的大量水利设施,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能够灌溉周围农田。在治水之后,乾隆开始仿照江南园林的特色,着手进行清漪园的景观设计,整体突出了“礼佛祝寿”的主题和“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借景入园也是清漪园设计的一大巧妙之处。园外的西山、玉泉山都成了园中的重要景观,园子周围的大片农田也是借景之一,突出了乾隆作为皇帝重耕织的理念。


接着,张鹏飞介绍了慈禧对于清漪园的改建。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外逃,因联军火烧了包括清漪园在内的三山五园,清漪园的大部分建筑都被毁。慈禧太后以兴办海军的名义重建清漪园并更名为颐和园。但是晚清时期国力衰微,内忧外患,即使是负责清漪园重建的海军衙门也无力筹措资金,只能靠各层官员进献和对百姓加税。同时因为慈禧太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改造后的颐和园和乾隆时期的清漪园在审美上天差地别。不仅将原本在圆明园的太医院等服务机构和各衙门办事机构挪到了颐和园,加强了政务和服务功能,还修建围墙,破坏了颐和园江南水乡的整体美感。


下次讲座将于2018年12月22日举办,具体讲座信息请关注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和东城社区教育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