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咨询» 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 城市与区域科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

城市与区域科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6-10-25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访问量:

城市与区域科学是指导京津冀和首都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政策制定依据。我院杨开忠教授是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引领者,1990年协助导师孙尚清、陈栋生教授创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1991以来,先后在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专家支持下创建全国一级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中日韩专家建立亚洲区域科学会议制度、亚洲城市与区域研究会以及中国城市政策与管理新年论坛,奠定了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术组织基础。

首发院专家先后主持了30余项有关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包括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国际能源新形势对中国发展与战略环境影响研究》等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我国区域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港澳回归与珠江三角洲及其与周围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著数百篇(部),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党和国家批示,并为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决策采纳。

1.前期研究基础

1)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新经济地理学。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开忠教授在Masa Fujita等国际新经济地理学著名专家支持下组织新经济地理学国际高级研讨班,并率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开展中国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相关学术论文和多部著作。

(2)城市区域演化模拟与计算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开忠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率先开展城市区域演化模拟和计算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部)相关学术论著。

(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研究。杨开忠教授编写的著作《区域结构:理论与应用》(1988)、《中国区域发展研究》(1989),提出区域分工转型的系统理论和政策,包括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动的曲线,不仅率先开拓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填补了当时研究的空白,而且有关研究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和后十年规划起草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2012年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作出贡献;《迈向空间一体化》(1993)率先系统提出空间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基本道路的理论和政策,不仅领先《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出同样的主张17年,而且成果作为起草党的十四大报告背景材料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向一个新的阶段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于西部大开发经验提出“4D”空间格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暨西部空间格局不经济学说,该项成果自发表以来受到社会持久关注。《连云港经济发展初步研究》(1985、1989)最早提出开辟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战略。

(4)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研究。“一般持续发展论”(1994)率先将地理空间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率先开创了中国生态足迹研究,研制了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文明指数”,自2009年以来连续发布“中国生态文明指数排名报告”,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以及广泛的社会反响。“关于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在我国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探讨——以北京市居民支付意愿研究为例”(2002),率先把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与空间分析结合起来,较早地实现了该方法在城市和区域尺度环境污染损失评估中的应用。杨开忠教授曾担任UNDP和中国政府“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项目中方专家,并承担了中国科协重大咨询项目《环渤海地区2006—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研究》。

(5)城镇化与土地管理政策研究。目前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和方法;世界城市理论与政策研究;城镇土地和住宅发展研究、大都市区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绩效研究以及城市规划和治理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杨开忠作为联合国邀请的国内唯一代表出席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召开主题为“可持续城镇化”的综合会议,并在第三阶段会上发表题为《中国城镇化模式的转变》的演讲。李国平教授等编著的《网络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间发挥新战略》对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空间发展现象和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2.未来研究方向

围绕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的前沿和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大理论研究需求,继续深化现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进一步深化“新”新地理学理论、方法和政策,将经济地理和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发展新经济地理增长、“新”新经济地理增长理论与政策,为中国区域及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城市规模、产业及空间结构提供科学基础。

(2)进一步深化基于智能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ABM)复杂性城市区域理论和方法与新经济地理学、“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融合途径、计算空间经济学,为建立京津冀空间大数据分析平台及其政策评估提供方法论支撑。

(3)进一步深化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并持续开展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文明指数”测算和评估,以服务于国家以及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4)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研究需求,进一步深化中国城镇化理论方法研究。深化对都市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模式和机理的理论研究,为京津冀以及首都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等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