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91讲:一千年的中世纪艺术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91讲:一千年的中世纪艺术

发表时间:2019-04-18     作者:     访问量:

2019年4月12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举行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91讲在东城社区学院开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北京时空艺术工作室创始人魏雪娥女士作了题为“一千年的中世纪艺术”的专题讲座。

20190418155557320612209756.jpg

讲座伊始,魏雪娥对讲座的关键字“中世纪”和“艺术”进行了厘清,她指出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的开端,艺术的概念大于美术,一般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表演艺术。

她进一步讲到,由于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等造型多样及色彩鲜丽的风格受到广泛的关注,相较而言中世纪艺术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甚至称为“黑暗时期”而加以否定。从19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家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中世纪艺术。在20世纪,中世纪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和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之一。许多现代艺术史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种中世纪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解释。他们的研究越来越充分地揭示出,中世纪艺术所独具的美学特征及其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魏雪娥重点讲述了中世纪艺术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表现。她以幻灯的形式展示在中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如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等,向学员们讲述了中世纪艺术在建筑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她还用大量图片展示了雕刻、镶嵌画、壁画、手抄本圣经的插图画等在中世纪达到了其技法的巅峰。

在讲座最后,她总结到,中世纪艺术,也可以说是基督教艺术,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永恒的神性和皇权神授等的观念。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构成了欧洲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魏雪娥以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作品为例,诠释中世纪各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学员们不但了解到一千年中世纪艺术作为链接希腊艺术与文艺复兴的纽带的作用,还了解了它是多神教走向一神教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独特艺术风格。讲座结束后,部分学员纷纷走到讲台前,就自己关心的讲座话题和讲授老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第192期讲座将于2019年4月26日举行,具体讲座信息请关注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http://www.bjdi.pku.edu.cn。